他说,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与环境负荷的关系中可以得出下面的看法:即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负荷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工业化阶段:环境负荷不断上升;第二阶段是大力补救阶段:环境负荷以较慢的速度上升,达到顶点后,逐步下降;第三阶段是远景阶段也是尚未实现的阶段:环境负荷继续下降,直到很低的程度。现在发达国家虽然已经走完了第一、二阶段,正在往第三阶段走去。这上升与下降的过程就形成了一条曲线,他把这条环境负荷的曲线形象地比喻为一座高山,并且把它叫作“环境高山”。发展经济就是一次翻山活动。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基本上翻过了这座“环境高山”,经济大幅度发展了,但是也曾付出过沉重的环境代价。
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像我们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阶段,没有完成工业化,我们还有几十年的工业化之路要走,还处于发展工业的征途中。在今后发展经济过程中,需要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最好不要再走发达国家从山顶上翻过去的老路,即等到工业化的后期,才采取补救措施,而要当机立断,另走一条新路,这条新路就是要在这座高山的半山腰开凿一条隧道,从这条隧道中穿过去。这样,翻山活动就变成了穿山活动,付出的代价(环境负荷)较低,而前进的水平距离(经济增长)却没有变。这才是最佳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之路。这样就可以避开环境问题最严重的阶段,走出这样一条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来。
陆钟武院士耐心地给记者讲解了环境负荷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他说,如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不采取任何降低环境负荷的措施的话,那么G D P翻一番,环境负荷也将跟着翻一番。因为我们现在的环境问题已经比较严重,在此基础上,再翻一番,那就可怕了。近30年来,美国和日本的年能源消耗量都已基本稳定。而中国则不然,能源消费量与G D P基本同步增长,高山曲线表明,中国还正在往“环境高山”上爬。目前,辽宁的单位G D P能源消费量仍处于全国前列,因为辽宁的重工业比重大,而且又是一个以输入能源为主的省份,如果将来经济发展,能源消耗降不下来,那么辽宁的压力就将越来越大。因而必须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重工业与轻工业的比例要适中,这样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千方百计降低环境负荷,才能够从“环境高山”的半山腰上穿过去,避免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