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最大挑战,可能并不来自外资流入是否充足,而在于宏观调控过于依赖货币政策
目前,对于宏观调控的力度和方向的争论十分激烈。从趋势看,政府对于投资热的降温不宜过分依赖行政审批等手段来限制,而应该着重纠正政府行为对于市场机制的扭曲,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宏观调控不能成为计划审批和干预体制复归的借口。
优惠政策扭曲了市场机制
目前造成一些特定行业投资过热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在一些地方政府的行政倾斜下,项目投资中成本收益比发生了人为扭曲。据对一些钢铁投资增长最快地区的调查了解,许多企业家之所以积极投资钢铁等行业,一方面是市场价格走高,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在土地、税收、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倾斜政策。因此,在企业家看来,当前投资钢铁等行业确实是见效快的投资,常常是一年建厂、二年投产、三年回本,这样的投资回报率,即使采取审批管制等措施,有一些地方依然还是可能设法投资钢铁。
又比如,一些沿海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区已经十分缺电,但是,对于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依然给予的是与居民用电差不多的优惠电价;中国的石油资源短缺已经是一个中长期的现实问题,但是中国的油价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却相对较低,以至于在中国的汽车市场上油耗最大的汽车车型销售状况非常好;一些高污染的行业,因为政府没有对其污染行为进行监管、采取税收等方式将其外部化的污染内部化,使得这些高污染行业在不考虑污染时依然是赢利水平很高的行业。
特定行业的投资过热,还是基于其赢利空间过大,资本在赢利动机下必然要进入这些行业。相应的调控,应当着眼于影响企业家的成本收益权衡,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宏观调控必须适应的一个调控趋势。之所以作出上述判断,其前提是一些地方政府在电力、财税、土地等方面对于特定行业的支持,实际上是将公众的资源转移给了特定的企业,造成企业在投资过程中高估了收益、低估了成本。当前的宏观调控不应过于强调恢复行政审批和管制,而应当采用市场化的方式,着力于消除扭曲企业进行成本收益判断中的干预因素,让企业家在市场化的竞争环境下,自己作出判断。
地方政府之所以热衷于上项目,实际上也与当前的财税体制的导向有关,地方政府一上项目就可以增加税收,当然会投入最大的热情、动用各种公共资源来促使企业上项目,因而目前应更多考虑财税体制的改革、规范税收的减免、规范地方政府对公众资源的转移行为等。实践已经证明,采取行政审批的方式来限制准入,往往会导致低效率和寻租行为。
防止新的大规模不良资产
从国际经验看,一家银行的贷款增长速度超过30%,往往被视为不稳健经营的信号,中国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时期,贷款的快速增长有其必然性,但是同样要关注当前的快速贷款投放可能带来的未来的资产风险。
强调运用市场化调节方式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重化工业化时期,这个时期的投资通常是大规模、分期进行的,如果在已经投入前期的资金之后进行严厉的紧缩,就有可能在银行形成新的不良资产,此时银行体系承担了经济紧缩的风险。目前对钢铁、水泥、电解铝三大行业,以及其他一些行业的资金,其投资资金中涉及的不仅是政府资金,更多的是企业自筹资金,相当比率是银行贷款。据调查,投资于钢铁的资金有76.1%是企业自筹资金,财政资金仅占0.63%。考虑到投资资金中大部分来自于银行贷款,因此政府有必要考虑,如果通过限制银行贷款的方式来行业降温,那么目前的在建项目将使银行无法收回贷款。
强调当前要关注银行不良资产隐患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此次上游产业的价格上扬,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制约下,不太可能顺利地传到下游产品,并形成全面的通胀,而可能促成中间产品的行业整合、以及下游产品的分化,在这个阶段,银行的贷款不仅要判断企业单笔贷款的还款能力,还需要判断其在整个行业的相对地位、所在行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相对地位。而且,这种产业的整合阶段,往往是十分容易形成银行不良资产的阶段。
因此,当前要强调强化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防止2003年以来的高速信贷投放,在经济周期的回落阶段形成新的大规模的不良资产包袱。
不会出现“硬着陆”#p#分页标题#e#
一季度显示的经济数据,加深了管理层对经济过热的担忧。根据一季度9.7%的GDP增长的趋势,二季度GDP增长极有可能在1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尽管投资增长率在一季度可能已经到达阶段性顶部,但是二季度的消费需求会有一定的回升,同时因为2003年二季度正值非典期,2003年经济增长在二季度的波谷必然会促成经济增长在2004年二季度形成一个新的高点。
但我们没有必要为即将到来的二季度的高增长过分担心。2003年以来,央行采取的一系列预警性的紧缩措施已经开始发挥作用。投资在一季度的快速增长有一些特殊的原因,例如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