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有色华章
“十二五”有色金属战略转型之五大任务
站 www.jiangtaoyu.com 时间:2012-02-01 15:24 来源: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投资年均增长32.7%,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9.4%,而利润增长18.2%,大大低于投资增长。初步测算,2010年全行业销售利润率只有4.8%左右,与建国以来的10%差距很大;资产利润率只有6%左右,与长期银行贷款利率差不多,相当于给银行打工。一些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还不到国外的十分之一。这种粗放式扩张、作为资源大国反而受制于人的局面,亟待得到改变。

  “十二五”期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有可能将摆脱这种现象。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即将出台的《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将会一改过去重数量增长的局面,有色金属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将在这次的规划中重点突出。
据业内人士预计,“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要取得明显进展,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将明显改善。

  任务之一: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十二五”期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的产量将控制在4600万吨左右,年均增长率预计为8.1%,其中精炼铜、电解铝、铅、锌产量分别控制在650万吨、2400万吨、550万吨和720万吨,年均增长率预计分别为7.3%、8.8%、5.2%和6.9%。
而“十一五”期间,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增长为13.8%。事实表明,如此快速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是以牺牲资源及环境等代价取得的。因此,面对不尽合理的产业结构,“十二五”期间的改变也变得极为迫切。
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规划》要求统筹规划,坚持上大与压小相结合、新增产能与淘汰落后相结合,优化有色金属生产力布局。
具体为:以满足内需为主,严格控制资源、能源、环境容量不具备条件地区的有色金属冶炼产能。积极引导能源短缺地区电解铝及镁冶炼产能向能源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有序转移。逐步推进部分城市有色企业转型或环保搬迁。在沿海地区,利用进口原料有序布局建设若干铜、镍基地。选择条件合适的区域,依托拆解园区,充分利用国内外废杂铜、铝资源建设若干规模化的再生金属基地。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鼓励在境外建设氧化铝、电解铝、铜、铅、锌、镍等产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支持建设若干资源基础雄厚、产业链完整、特色鲜明、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友好的有色金属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支持建设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东、中、西部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区。
《规划》还要求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以发展精深加工、提升品种质量为重点,以轻质、高强、大规格、耐高温、耐腐蚀、低成本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铝、镁、钛等高强轻合金材料,以提高性能、降低成本为方向,加快发展高性能铜合金材料、铅锌镍各种合金及其他功能材料,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国家重大工程的需求,形成若干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产业聚集的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生产基地。
《规划》还将积极推进企业重组。将按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结合优化布局,大力支持优势大型骨干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积极推进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竞争力。充分发挥大型企业集团的带动作用,形成若干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

  同时,有色金属生产服务业在未来5年中将受重视。《规划》指出将大力支持科技实力雄厚的有色金属企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鼓励有色金属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工业设计、信息咨询、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建立和完善有色金属的电子商务、期货交易等市场手段。支持发展工程咨询、设计、装备集成、安装调试、运营服务一体化的工程承包服务。鼓励发展有色金属工业检测认证、科技成果推广等中介服务,扶持壮大节能服务产业。
任务之二: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特别是常用的大宗有色金属铜、铝、铅、锌等资源紧缺,现已探明的储量不能满足2020年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将要明显提高,国际合作取得明显进展,主要有色金属资源保障程度进一步增强。
资源是有色金属行业的命脉,谁掌握了资源,谁就掌握了未来。“资源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我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迅速发展,可用资源储量也日益减少。例如,我国钨储量最高时占世界总储量的60%多,目前下降到47%左右。按目前的开采速度,静态只能开采22年。而世界上现有钨资源可以开采91年。同时,这些年国内资源勘探力度不够,海外资源开发又屡屡受阻,资源使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提高资源控制力,重点是“两头”,一头是资源开发和集约利用;一头是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
因此,按照《规划》要求,一是加快资源基地建设。以加快境外铜、铝、铅、锌、镍、钛等原料供应基地建设为重点,积极推动境外资源勘探,在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依托具有国际化经营能力的骨干企业,建立与资源所在国利益共享的对外资源开发机制,加快境外资源开发项目建设,形成一批境外矿产资源基地。进一步加强国内重点成矿地带的普查与勘探,增加资源储量,提高查明资源储量利用率,积极开展现有矿山深部边部找矿,延长矿山服务年限。
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鼓励低品位矿、共伴生矿、难选冶矿、尾矿和熔炼渣等资源开发利用。促进铜、铅、锌等冶炼企业原料中各种有价元素的回收,冶炼渣综合利用,以及冶炼余热利用。建立完善铜、铝再生资源利用体系,规范回收、拆解,建设一批规模化再生利用示范工程。完善废旧铅酸电池回收利用体系,鼓励将废旧铅酸电池回收利用纳入矿铅生产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重金属污染。支持改扩建形成一批锌、钴、镍、锡、锑、锗、铟、贵金属等回收利用及冶炼废渣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任务之三:加快企业技术进步
当前,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正处在结构调整和依靠科技进步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对行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能促进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可以带动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
历史也表明,对行业的科技水平提升能促进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可以带动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当前,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正处在结构调整和依靠科技进步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应加快技术改造,增强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支撑能力。尤其是目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更要靠先进技术,因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根本动力是科技。
据悉,有色金属是高技术发展的支撑材料,产业关联度高达90%以上。新世纪以来,物质科学、信息科技、材料科技、生命科学、生态科技、海洋与空间科技等领域,都酝酿着激动人心的重大突破,将为有色金属的应用开辟广泛空间。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有色金属工业将同全球产业革命息息相关。
按照《规划》,重点大中型企业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达1.5%,精深加工产品、资源综合利用、低碳等自主创新工艺技术取得进展,绿色高效工艺和节能减排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一是将增强创新能力。围绕有色金属工业发展重点和难点,在矿产资源勘查、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先进材料制备等领域,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培育企业的应用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创新投入机制,强化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推动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开展前沿共性技术攻关,着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和共性基础技术,充分发挥科技对产业升级的支撑作用,提高产业核心竞争能力。
二是将加强技术改造。支持有色金属企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以质量品种、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两化融合等为重点,对现有企业生产工艺及装备进行升级改造,加快淘汰落后,实现清洁、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生产自动化、管理数字化水平。
三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将总结和推广行业先进企业的信息化经验,建立和完善有色金属工业信息化标准规范工作体系。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生产自动化水平。鼓励企业建设信息化集成管理系统,推广使用企业资源计划(ERP)和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提高管控效率。
四是加强标准化建设。适应有色金属工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发展新材料的需要,建立、修订、完善技术和产品标准。进一步做好能耗、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标准的制订。制订再生有色金属能源消耗标准和环保标准。加大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力度,实现国际国内标准接轨和双向转化。
任务之四: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力度
按照《规划》,到2015年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减少15%。以重有色金属污染防治为重点,按照《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十二五”规划》要求,遵循源头预防、过程阻断、清洁生产、末端治理的全过程综合防控原则,加快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防治。
一是限制重金属污染排放项目。严格准入条件,优化产业布局,禁止在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大中城市及其近郊,居民集中区等对环境条件要求高的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增加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到“十二五”末,仅保留少数符合环保排放要求的原生汞冶炼企业,取缔其他原生汞冶炼企业。汞触媒回收企业应配套有汞蒸汽回收装置,严格控制其他地区新建的汞触媒回收企业。
二是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大力推广安全高效、能耗物耗低、环保达标、资源综合利用效果好的先进生产工艺,强化从源头防控重金属污染。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加强重金属污染治理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处理。实施区域综合整治,以湘江流域为重点,推进污染产业密集、历史遗留污染问题突出、风险隐患较大的重金属污染区域综合整治。
三是强化监管能力建设。加强重金属污染环境监测能力,推行污染源自动监控,重金属废气、废水排放企业要安装相应的重金属污染物在线监控装置,并与环保部门联网。
任务之五:借科技与结构调整推进节能减排
由于在采掘、冶炼、加工等方面的生产链长、工艺复杂,有色金属工业成为我国近年来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因此,有色金属行业的节能减排需要借助科技以及结构调整的力量来进行。
因此,在节能减排方面,“十二五”期间将按期淘汰落后冶炼生产能力,万元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单位产品能耗进一步降低。铜、铅、镁、电锌冶炼综合能耗分别降到300千克标煤/吨、320千克标煤/吨、4吨标煤/吨和900千克标煤/吨及以下,电解铝直流电耗、全流程海绵钛电耗分别降到12500千瓦时/吨和25000千瓦时/吨及以下。
一是将控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建立高耗能产业新上项目与地方节能减排指标完成进度挂钩、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的机制。继续运用提高资源税、调整出口退税、将部分产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等措施,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加大差别电价实施力度,提高高耗能产品差别电价标准。
二是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依靠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以及技术进步,按期淘汰落后产能。
三是将加大节能力度。严格执行《节约能源法》,按照国家节能减排总体要求,降低有色金属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积极推进有色金属行业电力需求侧管理试点示范。大力推广高效节能采选工艺和设备、自热强化熔炼工艺、低温低电压铝电解节能技术、湿法冶金节能先进技术等。积极开展节能技术和项目示范,推进能源转换和梯级利用,加强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相关人士表示,在有色金属工业众多的生产环节中,冶炼是生产耗能的重要环节,其中又以铝冶炼的能耗为最大。目前,吨铝电解的直流电耗为1.3万~1.33万千瓦时,电解铝所消耗的电能约占全国电能消耗的5%。
为此,此次规划尤其对电解铝节电技术的鼓励很有针对性。提出要改造现有电解铝工艺,使现在的吨铝直流电耗降到1.25万千瓦时及以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轻金属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该项技术在国内成功推广运用,不仅有利于国内电解铝企业降低成本,而且环保效果显著。
预计该技术吨铝节电在1000千瓦时以上,这对于世界铝工业来说也是一大贡献,因为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尚无国家掌握该项技术。目前,我国吨铝直流电耗低于1.2万千瓦时的技术有两项,但都处于试验阶段,没有大范围的工业运用。

0.245734s
Baidu
map